广东男篮的夏天似乎不再平静。除了徐杰被舆论风波所困,他们的主力前锋外援莫兰德也选择离开,重返辽宁队,同时张明池也因各种因素宣布离开广东,转战野球赛场。这一连串的变动无疑给广东男篮的阵容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徐昕的申请交易离队,给广东男篮管理层发出了一个强烈的警示信号。如果他们的阵容继续变化,球队将面临中锋位置无人可用的窘境。紧随其后的是身高2米08的王少杰,但从上赛季的整体表现来看,王少杰并非纯正的5号位球员。在4节7人次的外援规则下,他在顶防和护框方面的表现并未达到优秀水平。
徐昕与杜锋之间的矛盾在公众视野中浮出水面。尽管有后续媒体报道称徐昕已向杜锋道歉,但一个职业球员公开挑战主教练的权威,显然不是偶然事件。杜锋在上个赛季多次对徐昕提出批评,而在一场热身赛中爆发的冲突,或许与徐昕合同到期有直接关系。
在这一背后,广东2米26的小巨人徐昕申请交易的博弈鲜为人知。首先,由于徐昕的A类合同到期,根据CBA规则,广东队拥有B类独家签约权。这意味着徐昕无法通过其他俱乐部报价的方式寻求离队。若在8月31日之前谈判成功且徐昕离队态度坚决,他可能会效仿周琦,选择前往国外的联赛打球。
其次,作为一位正处于涨球黄金时期的小巨人徐昕,过去的两个赛季并未获得太多机会。虽然这可能与他防守挡拆存在的短板有关,但其他年轻中锋与徐昕的差距也较为明显。杜锋在大多数时间里并未将徐昕放在绝对核心轮换中,但上赛季他的一些精彩表现也可能让徐昕开始重新评估自身的能力与广东男篮的适配性。或许他觉得现阶段的广东男篮并不完全适合自己,因此主动申请离队以寻找更多机会。
再者,从过去的几个赛季来看,主动申请交易的球员往往会有明确的下家,甚至经纪人会向其他俱乐部透露球员的价值评估。尽管徐昕比不上周琦、王哲林等一线中锋,但在CBA联赛中,优质年轻内线的价值远大于后卫和前锋。
今年夏天对徐昕而言可能是为数不多的谈判主动权机会。A类合同在CBA联赛中被视为“童工”合同,包括CBA状元也最多只能领到50万薪水。关于徐昕上赛季不稳定的出场时间和机会是否也受到俱乐部谈判压力的影响,这或许只有管理层自己清楚。
在即将到来的全运会上,广东男篮主场作战,而徐昕是U22梯队的绝对核心内线。一旦续约出现问题,这可能会对他的全运会参赛积极性产生不小的影响,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不确定因素。这一系列事件背后所涉及的博弈和决策,无疑将给广东男篮的未来带来深远的影响。